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深圳人才集团联合清华大学发布《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3》报告
由深圳人才集团领衔发起并联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共同研究的《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3暨核心指标走势2021-2023三年对比分析》报告,11月17日在2023深圳企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发布。该报告是“中国创新人才指数”发布的第三份年度报告,也是围绕2021至2023年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3暨核心指标走势2021-2023三年对比分析》报告首度披露了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创新人才发展成效对比研究,以及创新人才量化评价体系十个维度2021至2023年的三年动态演化研究。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在人才强国战略的引领下,我国在创新人才的规模、结构、效能、环境和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成效显著。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量化评估体系最新发布的《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3暨核心指标走势2021-2023三年对比分析》报告,通过9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对58个城市和100所高校的创新人才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估。城市方面的评估体系区别于现有的“城市创新力指数”“城市创新生态指数”和“热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指数”等,而是紧紧围绕“创新人才”这一评估对象,从人才的规模、结构、效能和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评估,注重创新人才的应用性和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同时体现各地政府对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高校方面的评估体系区别于现有的Q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等综合性排名,而是紧紧围绕“创新人才”这一评估对象,从创新学术人才、商业管理人才、大国工匠人才、商业创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充分考虑学术的原始性创新和社会需求的实践性创新,同时将评估对象由高校“毕业生”扩充为“在校生”,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培养能力。中国创新人才指数专家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表示,“中国创新人才指数”始终坚持“小切口、大格局”,紧紧围绕“创新人才”进行持续性量化评估,经过三年的模型优化和海量数据积累,已形成一整套具有科学前瞻性和鲜明时代性的量化评估体系,力求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持续化、动态化的数据支撑。首度披露三大高水平人才高地创新人才发展成效《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3暨核心指标走势2021-2023三年对比分析》报告首度披露了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创新人才发展成效对比研究。研究重点分析了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协同,剖析区域创新人才发展的亮点、痛点和难点,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建议。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和聚集的主阵地。北京在创新人才的规模、结构、效能和环境四个维度均处于领先地位且较为均衡,其中人才效能最为突出;上海的人才规模优势明显;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结构表现突出,技能结构稳固,人才环境优势较为显著,具备良好的创新支持和政策环境。为更好地实现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功能,《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3暨核心指标走势2021-2023三年对比分析》报告从十个维度对2021至2023年的各城市和高校的创新人才发展情况进行三年对比分析。为城市选育用留创新人才提供科学参照城市是创新人才施展才华、发挥效能的主阵地。《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3暨核心指标走势2021-2023三年对比分析》报告研究显示,各城市的创新人才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与城市GDP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914,说明城市的创新人才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以一线城市深圳为例,深圳的创新人才发展水平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创新人才结构方面,深圳位列“技能结构”指标的全国第一,每万人拥有R&D人员数连续三年保持第一,领先于北京,远超上海。在创新人才效能方面,深圳以23.40万件非发明专利授权数位列全国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以137.9件稳居全国第二,与第三名上海拉开较大差距。在创新人才规模方面,深圳高居“人才引进与流动”指标的全国榜首,人口净流入量表现突出;深圳R&D人员数近三年均位列第二,超越上海,且与第一名北京的差距逐步缩小,由2021年相差8.62万人降至2023年仅相差2.92万人;同时,深圳近三年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数和两院院士数均稳定增长。在创新人才环境方面,深圳近三年共制定创新人才政策87条, 超越杭州和广州位列全国第三。深圳人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大伟表示,连续三年发布“中国创新人才指数”是深圳人才集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力举措。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社会各界亟待通过一个科学、系统、专业的量化评估体系深入洞悉我国创新人才的发展格局,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进而提升政策制定的精准性、产业布局的前瞻性和人才培养的适配性。(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圣禾)
查看详情
2023-11-23
光明日报|“精英天下”中高级人才招聘会在深召开
4月15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顺利召开。其中,“精英天下”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以名企多、岗位优、匹配高、渠道广等特点会聚8000余名海内外中高端优秀人才,与深圳优质企业来了一场“双向奔赴”。求贤若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此次招聘活动特色突出,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名企多。涵盖了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湖北珞珈实验室等科研机构、高校、央企、国企、事业单位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企业、行业龙头等备受人才关注的“金牌”企业和机构;二是岗位优。招聘会特设了不同类别招聘专区,共提供超5千个中高端岗位,招揽海内外英才。据初步统计,招聘会岗位总体年薪20万-50万元的占41%,年薪50万-70万元的占23%,年薪70万-100万元的占5%,年薪100万以上的占1%;三是匹配高。据统计,活动当天,企业共收到6千余份求职简历。其中,博士及以上的占比4% 、硕士占比40% 、本科占比50%;工作经验5—10年的占57%、10年以上的占11%;近19%的人才具有海外工作经验,求职人才与企业所需岗位匹配度高;四是渠道广。除了线下深入开展招聘推介、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定向邀约提前筛选求职人才与企业对接等服务,还有网络直播带岗活动,共组织16家优质企业动态引才,直播平台累计点击量达到上万人次,实现精准靶向“引才”。政府组团,筑人才集聚发展新高地深圳各区将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积极倡导人才工作要眼光长、格局大、视野宽。为大力吸引优秀人才,此次招聘会,龙岗、盐田、大鹏、深汕等区建设高层次、高水平的招才引智平台,拓宽国际化人力资源交流渠道,组织辖区内龙头企业及事业单位参会招揽海内外高端人才。一方面,通过打造产业聚才、政策汇才、柔性引才、环境留才的工作机制,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为加速深圳国际化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引领,企业免费参与,具有强大的组织保障,积极为企业创新发展打通人才短缺瓶颈,促进了产业升级,提升了“中国制造”品牌价值,展现了政府的社会责任感。创优服务,展人才工作特色亮点本届“精英天下”招聘会由深圳市人才服务中心(深圳市人才大市场)(以下简称“深圳市人才中心”)承办。作为深圳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圳市人才中心借助自身优势承接项目实施,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为企业引进优秀海内外中高级人才搭建优质的交流平台:通过深圳人才网·掌才易云招聘平台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职位发布、简历收集、视频面试等网络招聘服务;而在线下打破传统招聘海报的局限,在企业展位上设置电子屏,通过播放图、影的方式向现场求职人才多方位展示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吸引力。此外,通过定制化直播服务,实现企业与求职者的实时线上互动,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宣传力度。未来,深圳市人才中心将持续打造“精英天下”中高级人才招聘会,拓宽国际化人力资源交流渠道,以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为深圳打造人才高地助力,当好集聚人才的“引路人”、服务人才的“娘家人”,持续为深圳留人、为企业留才,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圣禾 通讯员吴洁)
查看详情
2023-04-19
光明日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在深召开,“精英天下”将再现“才”市高峰
由科学技术部(外国专家局)、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定于2023年4月15日至16日在深圳召开。大会创办于2001年,迄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届,是我国面向国际科技创新和国际人才交流资源,以 “促科技创新、谋共同发展、惠全球人才”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展洽活动,也是我国引才引智的重要平台。其中“精英天下”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以下简称“精英天下”)作为大会重要板块之一,是由深圳市人才服务中心承办,在历年都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往届平均参会企业约 三百家,入场求职的中高级人才约八千人。本届“精英天下”将传承过往优势和精髓,以最优质的媒体资源、最强大的人才数据库,为广大企事业单位营造一场引才、招才、聚才的“才”富盛宴,为企业引进优秀海内外中高级人才搭建优质的交流平台。据主办方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助力深圳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本届“精英天下”招聘会将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绿色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多个产业专区,计划招展300家以上知名企事业单位参会揽才。目前已吸引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湖北珞珈实验室、中建二局华南分公司、深圳市国际海洋发展促进中心、深圳会展中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万泽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等央企、国企、事业单位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备受人才关注的“金牌”企业和机构报名参会。本届精英天下招聘会将采用“线上+线下+直播”联动的模式,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双向人岗匹配,一对一精准邀约,提高现场招聘效率,助力各企事业单位招才引智。线上,通过深圳人才网·掌才易云招聘平台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职位发布、简历收集、视频面试等网络招聘服务;线下,打破传统招聘海报的局限,在企业展位上设置电子屏,通过播放图、影的方式向现场求职人才多方位展示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吸引力;直播,招聘会当天全程直播,通过定制化直播服务,实现企业与求职者的实时线上互动,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宣传力度。据介绍,本届“精英天下”招聘会推出更有针对性的创新板块和配套服务,现场将设立多功能区,提供简历筛选、精准邀约、背景调查、职业诊断、技能培训、人才测评、职业生涯规划、人才引进、档案管理等配套产品,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一站式人力资源专业服务,促进企业高效招聘及人才高质量就业。(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圣禾)
查看详情
2023-04-19
深圳商报 | 第五届名校校长论坛举行:探索构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2-12-14
作为深圳人才集团主办的2022年“深圳工匠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名校校长论坛12月14日举行。以“创新•融合•共赢——构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主题,知名校长、企业家、专家、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言献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许建领说,数字化时代呼唤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该校一方面精准对接区域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与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创建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另一方面通过全方位改造专业教育生态,打造数字经济背景下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王晖重点介绍了该校试点高等工程师学院的探索和成果。该试点以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亟需的复合型工程师为目标,联合头部企业深度开展产教科融合育人,以“厚实基础+项目实践+素质赋能”为特色,成果喜人。深圳技师学院校长邓元龙认为,着力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将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调问题。实施技能终身学习计划,是解决高技能人才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构建“政校家企社”多元协同的育人机制,将助力建设技能型社会,解决当前人才评价标准唯学历、唯职称的问题。论坛上,广西外国语学院校长蒙丽珍分享了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外语外贸高技能人才方面开展的积极探索。德国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国际化战略中国负责人覃焱围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起源与赋能科技创新进行了深入阐述。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培训官兼培训师学院院长张振中围绕未来企业高技能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路径进行了案例分享。优蓝国际董事长、天坤教育创始人王云雷与深圳人才集团副总经理田雨围绕产教融合如何破解大湾区产业人才需求痛点进行对话。论坛还邀请陈新源、罗凯两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现身说法,用亲身经历讲述了高技能人才成才之路背后的艰辛与收获。论坛上,深圳人才集团与广西外国语学院、领先的蓝领人才终身服务平台优蓝国际、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服务专家莱茵科斯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全方位合作,校企携手,链接高技能人才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推动高技能人才互联互通。名校校长论坛是由深圳人才集团发起并主办的知名论坛品牌,在人才培养及发展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构建起了融合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重社会力量的智慧交融平台。
查看详情
晶报 | 2022年“深圳工匠活动周”分会场暨第五届名校校长论坛举行
2022-12-14
12月14日,2022年“深圳工匠活动周”分会场暨第五届名校校长论坛举行。本届论坛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教育局、宝安区人民政府、罗湖区人民政府、深圳中华职教社作为指导单位,采用“市区联办”的方式,由深圳人才集团主办,深圳市宝安区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作为2022年“深圳工匠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名校校长论坛以“创新•融合•共赢——构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主题,汇聚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知名校长、企业家、专家、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等,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言献策。论坛旨在结合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深化各领域高技能人才的交流合作,助力高技能人才互联互通,为建设技能人才高地贡献力量。深圳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军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圳历来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全力构筑高技能人才集聚高地。近年来,深圳坚持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培养”为路径,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数据显示,深圳技能人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今年两名深圳选手首次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更有力展示了深圳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登上世界一流水平。宝安区人力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闫虎表示,宝安作为深圳的经济大区、产业大区和“黄金内湾”的重要支撑极,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宝安将紧紧围绕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助力职业技能培训行业做大做强,同时将培训行业与企业进行深度、有序融合,着力解决企业技能人才短缺的难题,不断提高宝安区高端制造业基层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和素养。名校校长建言献策,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本届名校校长论坛邀请到了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多位顶尖职业院校校长、知名产教融合平台的企业家以及相关国际组织专家进行交流分享。论坛由深圳人才集团总经理翟斌主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许建领表示,数字化时代呼唤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深职院建校29年来一直以当好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第一艘“冲锋舟”为己任,一方面精准对接区域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与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创建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另一方面通过全方位改造专业教育生态,打造数字经济背景下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王晖重点介绍了该校试点高等工程师学院的探索和成果。该试点以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亟需的复合型工程师为目标,联合头部企业深度开展产教科融合育人,以“厚实基础+项目实践+素质赋能”为特色,成果喜人。深信院以“四共四进”的创新思路,探索出了一条产教融合的新路。深圳技师学院校长邓元龙认为,着力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将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调问题。实施技能终身学习计划,是解决高技能人才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构建“政校家企社”多元协同的育人机制,将助力建设技能型社会,解决当前人才评价标准唯学历、唯职称的问题。广西外国语学院校长蒙丽珍分享了该校作为广西唯一独立建制的外语类普通本科高校,扎根边疆,对接东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外语外贸高技能人才方面开展的积极探索。她坦言,广西外国语学院着力与东盟国家行业、企业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以国际产能合作和共享先进技术为纽带,构建跨国界、跨领域的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平台。德国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国际化战略中国负责人覃焱围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起源与赋能科技创新进行了深入阐述。她表示,众所周知德国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达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1868年由史太白老先生在德国创立“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成功孵化了奔驰、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一大批隐形冠军企业,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培养技能人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培训官兼培训师学院院长张振中围绕未来企业高技能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路径进行了案例分享。他强调,没有培训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成本,培训是企业生产制造的第一道工序。具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培训全套功能的产教融合生产企业有广阔发展空间,“政府搭建、学校承办、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的模式有助于实现多方共赢。优蓝国际董事长、天坤教育创始人王云雷与深圳人才集团副总经理田雨围绕产教融合如何破解大湾区产业人才需求痛点进行对话。双方对大湾区尤其是深圳的产业人才需求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以天坤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案例,探讨了“职教+人才”产教融合模式的必要性和实施规划。世界冠军现身说法,畅谈高技能人才成才之路在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上,来自深圳技师学院的选手陈新源和罗凯分别夺得云计算和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的金牌,实现了深圳在世界技能大赛上金牌“零的突破”,也是中国代表队首次在这两个项目上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本届论坛邀请到陈新源、罗凯两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现身说法,用亲身经历讲述了高技能人才成才之路背后的挫折、艰辛与收获。获得2022世界技能大赛云计算项目金牌的深圳技师学院选手陈新源坦言,登顶世界技能之巅长达1761天,这段艰辛的追梦之路带来的绝不仅仅是金牌,更是为国争光的信念和技能成才的自信。三闯世赛,一次次跌入谷底又战胜自我,在强手如林的世赛赛场上以绝对领先优势提前锁定金牌,最终一举夺冠,凭借的是团队的力量。陈新源表示立志成为“技能成才”的经验传播者、成果转化者、专业建设者和城市志愿者,用亲身经历让广大技能青年坚定信心,为深圳和国家的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获得2022世界技能大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金牌的深圳技师学院选手罗凯多次强调了“传承的力量”。坚持常年高强度训练,始终以成为精英中的精英为目标,才能在发生颠覆性题型改变的赛场上从容应对,以“碾压式”优势夺冠。罗凯坦言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3D数字游戏艺术家,立足于“设计之都”深圳,为中国创造出更多有意义有深度的游戏作品,成为一名跨文化传播使者。校企战略合作,多措并举推进产教融合本届论坛上,深圳人才集团与广西外国语学院、领先的蓝领人才终身服务平台优蓝国际、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服务专家莱茵科斯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全方位合作,校企携手,链接高技能人才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推动高技能人才互联互通。深圳人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幸辉表示,作为深圳全球揽才和打造国际人才高地的重要抓手,深圳人才集团肩负着深圳城市HR的使命,为深圳“双区”建设搭建面向全球的招才引智平台和人才服务平台。名校校长论坛是由深圳人才集团发起并主办的知名论坛品牌,在人才培养及发展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构建起了融合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重社会力量的智慧交融平台。第五届名校校长论坛纳入2022年“深圳工匠活动周”以分会场形式举办,正是体现政府、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助力高技能人才培养多措并举、同步发力的创新实践,彰显了深圳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区的信心和决心。未来,深圳人才集团将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和专业价值,从技能人才的引进、培育、发展、服务等多方面发力,为深圳建设技能人才高地贡献力量。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 | 深圳第五届名校校长论坛举行,人才集团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2022-12-14
12月14日,由深圳人才集团主办的2022年“深圳工匠活动周”分会场暨第五届名校校长论坛举行。深圳全力构筑高技能人才集聚高地,深圳技能人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深圳人才集团与广西外国语学院、领先的蓝领人才终身服务平台优蓝国际、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服务专家莱茵科斯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全方位合作,校企携手,链接高技能人才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推动高技能人才互联互通。以“构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主题作为2022年“深圳工匠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名校校长论坛以“创新•融合•共赢——构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主题,汇聚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知名校长、企业家、专家、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等,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言献策。论坛旨在结合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深化各领域高技能人才的交流合作,助力高技能人才互联互通,为建设技能人才高地贡献力量。本届论坛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教育局、宝安区人民政府、罗湖区人民政府、深圳中华职教社作为指导单位,采用“市区联办”的方式,由深圳人才集团主办,深圳市宝安区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深圳技能人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军军表示,深圳历来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全力构筑高技能人才集聚高地。近年来,深圳坚持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培养”为路径,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数据显示,深圳技能人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今年两名深圳选手首次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更有力展示了深圳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登上世界一流水平。名校校长建言献策 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本届名校校长论坛邀请到了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多位顶尖职业院校校长、知名产教融合平台的企业家以及相关国际组织专家进行交流分享。论坛由深圳人才集团总经理翟斌主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许建领表示,数字化时代呼唤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深职院建校29年来一直以当好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第一艘“冲锋舟”为己任,一方面精准对接区域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与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创建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另一方面通过全方位改造专业教育生态,打造数字经济背景下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圳技师学院校长邓元龙认为,着力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将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调问题。实施技能终身学习计划,是解决高技能人才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构建“政校家企社”多元协同的育人机制,将助力建设技能型社会,解决当前人才评价标准唯学历、唯职称的问题。广西外国语学院校长蒙丽珍分享了该校作为广西唯一独立建制的外语类普通本科高校,扎根边疆,对接东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外语外贸高技能人才方面开展的积极探索。她坦言,广西外国语学院着力与东盟国家行业、企业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以国际产能合作和共享先进技术为纽带,构建跨国界、跨领域的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平台。德国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国际化战略中国负责人覃焱围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起源与赋能科技创新进行了深入阐述。她表示,众所周知德国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达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1868年由史太白老先生在德国创立“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成功孵化了奔驰、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一大批隐形冠军企业,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培养技能人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培训官兼培训师学院院长张振中围绕未来企业高技能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路径进行了案例分享。他强调,没有培训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成本,培训是企业生产制造的第一道工序。具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培训全套功能的产教融合生产企业有广阔发展空间,“政府搭建、学校承办、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的模式有助于实现多方共赢。 优蓝国际董事长、天坤教育创始人王云雷与深圳人才集团副总经理田雨围绕产教融合如何破解大湾区产业人才需求痛点进行对话。双方对大湾区尤其是深圳的产业人才需求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以天坤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案例,探讨了“职教+人才”产教融合模式的必要性和实施规划。校企战略合作,多措并举推进产教融合本届论坛上,深圳人才集团与广西外国语学院、领先的蓝领人才终身服务平台优蓝国际、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服务专家莱茵科斯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全方位合作,校企携手,链接高技能人才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推动高技能人才互联互通。深圳人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幸辉表示,作为深圳全球揽才和打造国际人才高地的重要抓手,深圳人才集团肩负着深圳城市HR的使命,为深圳“双区”建设搭建面向全球的招才引智平台和人才服务平台。名校校长论坛是由深圳人才集团发起并主办的知名论坛品牌,在人才培养及发展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构建起了融合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重社会力量的智慧交融平台。
查看详情
《中国人才》杂志刊发深圳人才集团经验丨增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2022-12-14
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已拉开帷幕。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坚持跳出深圳对接大湾区、服务全国建设大湾区、放眼国际带动大湾区,充分发挥人才高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积极推动跨区域联动合作,探索实践新时代人才工作新路径,逐步形成辐射极、辐射核、辐射面、辐射圈。立足深圳,形成辐射极深圳人才集团迎改革开放春风而立,因人才强国战略而兴,是全国首个城市级“人才集团”,也是全国首个由事业单位划转为国有企业的人才机构。集团肩扛使命,背靠特区先行先试优势,大胆试、敢于闯、踏实干,取得了积极效果、积累了丰富经验、打造了工作样板。聚焦需求导向,实现定向引才。作为深圳城市HR和打造国际人才高地的重要抓手,集团自1984年设立以来,为深圳引进和服务人才超过5000万人次。近年来,为200余家机构猎聘全球中高端人才300多名,引进“一把手”、高级科学家、技术专家、企业职业经理人等核心岗位超100个,并为深圳引进的全职院士提供“一对一”的品质优才服务。同时,结合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服务大厅和各国际人才街区的“1+N”国际人才服务载体,打造“才华通 TalentLink”国际人才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国际人才“政务+商务+生活”一站式服务。聚焦改革突破,实现制度创新。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全面推进集团系统各级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常态化开展职业经理人谈心谈话,探索推行更为有效、更具创新性的外籍国企管理人员监督管理机制和举措。同时,不断推动构建符合市场惯例、契合公司战略发展、激励约束并重、多元复合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结合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出台集团改革发展容错机制实施办法,释放鼓励管理人员担当作为的“正能量”。引领湾区,形成辐射核深圳人才集团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为契机,结合大湾区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人才发展实际,提出“以高端猎头业务为引领、以人力资源外包为主体、以公共服务业务为基础”的发展格局,以“人才资本”和“数字科技”为两翼的转型方向,实施“一体两翼”大鹏战略,助力人才辐射核形成。在精准施策上发力,发挥参谋智囊作用。为广东省教育厅、科技厅等部门提供高端人才猎聘服务。充分利用深圳市人才十大工程之一的“优才宝”全生态人才服务科技平台,辅助政府完成人才服务的数据分析与战略决策。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人才研究院”,通过开展人才政策统计和研究,建立各领域人才专家库,提供人才信息咨询,促进人才信息交流,对人才发展战略问题进行综合性、长期性、前瞻性研究。在精准服务上发力,搭建双向互通平台。建设国家级“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园”,承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港澳专才招聘展会、人才高交会、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就业助残”招聘会等大型活动,助力超10万人才圆梦湾区。在精准联动上发力,织密人才发展网络。联合粤港澳三地百家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发展联盟,共同搭建粤港澳三地青年交流融合、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有效促进湾区人才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与香港专业进修学院在港深人才交流、教育培训、职教体系开发、人才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湾区青年打通创业、就业、实习渠道。服务全国,形成辐射面深圳人才集团发挥先行先试示范作用,探索组建全国人才集团联盟,整合、开发和配置各省市资源,打造覆盖全国的人才服务体系。与河南开封、黑龙江牡丹江、四川天府新区、江苏泰州、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00多家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组织达成战略合作,以点带面,推动南北交流、东西融通。东联青岛,共同打造服务品牌。与山东青岛共同设立青岛人才集团,搭建南北人才的交流合作平台,并接收3批次14名青岛干部在集团挂职。此外,围绕政务服务深耕细作,成功实施青岛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国企外部兼职董事项目,该项目被评为“2021青岛市国资工作十大亮点”。西进江门,共同引领湾区示范。与广东江门成立江门人才发展集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际合作典范。作为城市人才工作整体解决方案的总服务商,通过事业部专业首席制的深圳选强和干部实训制的江门选优,创新构建人才工作深江团队。联通两地融汇湾区资源,为当地国资提供多项咨询和三大国企平台猎聘等服务,并以深圳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为蓝本,协助构建江门“侨才通”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打造中国侨都国际化人才服务品牌。北带郴州,共同探索培训模式。与湖南郴州成立湖南省首个人才集团,搭建人才互联互通平台,推动产才融合、资本融通、人才融汇,其中联合郴州市委、市政府举办郴州市百名干部湾区沉浸式培训,第一期共50名干部到深圳市北斗天宇科技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学习,将粤港澳大湾区先进经验、创新思维、开阔视野引入郴州。南接三亚,共同构建人才生态。与海南三亚崖州成立鹏崖国际人才集团,在种业创新、海洋科技等领域找准人才工作切入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联动发展,为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放大效应贡献人才力量。创新推出“全球合伙人”计划,与知名央企新兴际华海南海药、隶属于世界500强的吉利人才发展集团、上市公司海晨股份、国内顶尖跨领域智库太和智库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汇聚资源构建自贸港人才生态圈。放眼国际,形成辐射圈世界发展需要中国人才,中国发展需要全球人才。深圳人才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积极承担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桥头堡”责任,不断探索将“科技+资本”与人才工作相结合,搭建面向全球的招才引智和人才服务平台,汇聚全球人才和智慧资源。突出“创品牌”,提升“影响力”。连续四年举办“名校校长论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全球“品牌”论坛,并联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发布针对创新人才现状的量化研究成果《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化反映中国创新人才数量及质量真实情况。突出“解难题”,提升“竞争力”。加大外资客户和国内全球化企业的客户构成比重,完成全球华人院士人才地图、QS30顶尖院校华人科学家人才地图绘制,推动建设海外顶尖院校(QS100)博士博士后人才库,为“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人才清单式引进打好坚实基础。与菲律宾粤商会和中华职教社等探索国际职教合作,延伸服务链条,推动解决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层次不深入、形式单一、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等问题。突出“优服务”,提升“吸引力”。探索在深港河套地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自由港,对深圳入境的国际化人才,提供工作、生活、创投等一站式国际人才服务解决方案。依托港澳离岸街区,充分发挥多语种国际人才服务平台作用,探索构建国内首个“4+3+2=1”的国际人才城市融合服务体系,为国际人才提供“线上+线下”的全方位、优质化服务,努力打造全球英才最向往的目的地。(作者:游娜,深圳人才集团办公室主任、鹏崖国际人才集团董事长;苏晓,广东省人才研究会书记兼秘书长、深圳湾实验室党群工作部部长;余逸夫,深圳人才集团办公室高级主管)
查看详情
郴州广电|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合作示范区: 百名干部湾区沉浸式培训启动 郴州人才集团揭牌
2022-06-27
6月27日,郴州市百名干部湾区沉浸式培训启动,首批50名学员前往大湾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沉浸式培训。与此同时,郴州人才集团正式揭牌。市委书记吴巨培,深圳人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幸辉出席活动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阚保勇主持活动。人才是第一资源。郴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举措。这次选派百名年纪轻、学历高、潜力大的优秀干部前往大湾区进行沉浸式培训,是郴州人才集团与深圳人才集团合作开展的首个重大活动,也是我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未来三个月,大家将深入驻点企业沉浸式培训,并通过专题辅导、现场教学、心得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和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理念、模式、经验。对于即将踏上求学取经征程的优秀年轻干部,市委、市政府寄予厚望。吴巨培寄语大家在湾区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努力学习大湾区干部高的格局、大的视野、活的思维、闯的作风、干的成效、强的力量,让思想得到升华、能力得到锻炼、作风得到改进、标准得到提升,期待大家满载而归。讲话中,吴巨培真诚感谢深圳人才集团对郴州人才工作的无私帮助、鼎力支持。希望郴州人才集团借鉴传承深圳人才集团成就他人的理念、服务发展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作风,着力打造“政府信任、市场信服、社会信赖”的郴州人才品牌,为郴州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合作示范区和区域性人才高地打下坚实基础。幸辉表示,深圳人才集团将携手郴州,紧紧围绕郴州市重点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全面引入优质创新资源,促进郴州在人才项目、“产学研”融合、交流培训、平台搭建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市领导陈荣伟、颜长文出席活动。
查看详情
1 2 3 4 5

广东省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4403000001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100085 ICP备案编号:粤B2-20050045号  深圳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