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市属国企深圳人才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创新人才指数(China Innovative Talents Index)2022》报告(以下简称CITI2022报告)。这是双方在2021年联合发布国内首份针对创新人才的量化研究成果基础上,优化评价体系和指标模型、拓宽研究对象、完善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形成的我国创新人才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化反映创新人才数量及质量真实情况的研究成果,CITI2022报告植根中国情境,彰显中国特色,力争更好地发挥“刻度尺、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
前瞻性与稳定性兼具 指标体系实现三大创新
CITI2022报告在兼顾指标前瞻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对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诸多改进,体现了三个创新。
CITI2022(城市)指标体系增设“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人均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专精特新企业数”等指标,更加凸显创新人才对城市发展的应用价值。
CITI2022(高校)指标体系新增了“行业顶尖技术人才”“技能能手人才”“国家科学技术人才”等指标,以彰显大国工匠和顶尖科技人才在创新人才群体中的重要地位。
拓宽评估范围,CITI2022(城市)将评估城市从54个拓展至58个,并新增城市群专题分析,对不同城市群的创新人才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成立时间短但成绩突出的新兴高校单独排名,以体现CITI2022(高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城市与高校第一梯队稳定 新趋势凸显
CITI2022报告较之CITI2021报告的整体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同时展现出诸多新的变化趋势。
城市方面,CITI2022报告新增的城市群专题研究显示,五大城市群的创新人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创新人才发展水平较高,上海、深圳、北京分别以第一梯队的优势,在所属城市群形成辐射圈,带动城市群领跑全国。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上榜城市均处于第二、三梯队,城市群内部协作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高校方面,为兼顾科学性与全面性,CITI2022报告将成立时间短但成绩突出的新兴高校单独排名,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位居前列,双一流高校在前10强中占据六成,体现出新兴高校的创新人才水平与其自身综合发展水平保持着较高一致性。
贡献标杆研究成果 践行国企社会责任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专业从事人才工作的国有企业和全国首家“城市级”人才集团,深圳人才集团始终践行国企社会责任,努力为我国创新人才发展工作贡献具有标杆意义的实践成果,发挥专业价值。
未来,深圳人才集团将持续以国家方针为导向、以解决社会性课题为目标、以服务各领域人才为己任,助推中国创新人才指数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借鉴。
内容来源:深圳人才集团、光明日报、新华网
深圳国资整理发布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